个人简介:
简介:蒋国亚,男,中共党员,bwi437官网新闻传播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师从陈欧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传播。研究生就读期间,积极参与学院迎新、华师社区服务等志愿活动,2022-2023年度志愿服务时长22小时,累计44.7小时。
科研经历: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美贸易博弈背景下我国主要经贸合作国中的‘中国经济形象’研究”,并在《新闻界》(CSSCI来源期刊、AM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被选择”不等于“被接受”:外媒涉华经济报道中消息来源使用的双重偏向》。
所获荣誉:2023年第15届全国大学生广告创意艺术大赛中,作品《快把包袱抖掉啦》(学生一作)获影视广告类国家级三等奖和湖北省三等奖;2022-2023学年被评为校级“科创活动积极分子”;2022-2023学年担任学院排球队队长,带领我们排球队队员参与华研杯、生命杯等体育赛事,并在与马院等学院的校级联合排球比赛中获得冠军。
学长寄语: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功不唐捐,得道之路是困难的。”谈及科研工作,蒋国亚这样说道。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很多无用功,有时他也会忧心仲仲,但后来发现,正是这些纷繁复杂的摸索最终帮助自己获得成果。
早在研一刚入学,蒋国亚便有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但从接触选题到完成写作用了整整一年时间,而且大量时间都是进行文献阅读和数据分析的基础工作。对于学术研究,蒋国亚分享了一次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经历,研一寒假时,他窝在宿舍里跑了大半个月的论文数据,最后的研究发现并不太有新意,但他表示,“虽然焦头烂额,但不乏自我实现的满足感。”
除了要积极主动完成导师的研究任务,认真对待课程论文,剖析文献和模仿写作以锻炼论文表达,在平时的日常积累也非常重要,应把握好可以利用的一切学习资源,“我在研究方法的学习中除了阅读专著以外,还会去B站、慕课平台、CSDN社区等学习数据分析的课程视频和帖子。”
蒋国亚(左一)与师门合照
蒋国亚坦言道,除自身努力之外,学院老师们的指导让他获益诸多。导师陈欧阳所说的“论文是越改越好的过程”一直激励着他不断进行论文修改,周莉老师、陈科老师等也都给予其在论文写作中的理论指导。
超越想象,从不设限
除学术研究之外,蒋国亚的生活还富有很多可能性。本科阶段,他就已赴4A广告公司奥美实习三个月,了解了广告行业的整体运作机制,提升了广告制作方面的视野,这一经历也帮助他在大广赛中获得了国家级三等奖,“这也得益于和室友关系非常融洽,彼此之间经常一起逛街、讨论课程问题、帮助搜集资料等。”
蒋国亚(左后一)与室友合照
蒋国亚参赛作品剧照
为了实习面试能有所获,他曾经还参加过校内的一个简历大赛,并如愿获得一等奖收获了宝贵的修改意见,修改投出后收到了很多公司的实习offer,他将自身面试经验总结为“找工作是一个推销自己的过程”。
此外,他十分热爱排球运动。在2022-2023学年,他担任学院排球队队长,带领队员参加了华研杯、生命杯等体育赛事,在与马院、政国等学院的联合排球比赛中摘得桂冠。他说,“热爱一项体育运动,就是一个交朋友和释放压力的过程,它会帮助我们分泌多巴胺,保持情绪稳定”。
蒋国亚(右后五)与排球队队员们合照
刮摩淬励,日长月益
蒋国亚将导师陈欧阳常和他说的一段话与学弟学妹们共勉:“学术的艰辛和愉悦都在极限工作,以求不断突破自我。只要是实做研究,不是单纯做文章,永远不会驾轻就熟。除非甘心自我克隆,否则选题就是自讨苦吃,材料永远复杂难解,文献总是半生不熟,分析必须挖空心思,写作始终惨淡经营,发表永如万里长征。天才自当别论,‘忽悠’更须别论,中人之材而有志于学,听听实话,或许有助于增强耐心韧性,少受以顺为逆之苦。”
最后,他寄语学弟学妹们“努力就会有回报,找到自己的情绪出口,让自己快乐的度过研究生阶段。每条路都有价值,一步一步去做就好。希望学弟学妹们都可以多发论文,找到好工作!”
文字:彭梦琦 牛皖豫
图片:蒋国亚
审稿:王楚馨 孙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