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伟:我是一名科学记者(头条)
(华新在线讯 记者朱晓彤 罗晟)
鲁伟,我们新闻系2000级本科生,2004级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整10年,硕士毕业7年。现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报》湖北记者站站长。
少讲概念,多谈实际
聊起大学新闻专业的学习,鲁伟特别强调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储备,“这个东西就像公式一样的”。学生时代,写新闻喜欢首先带一个大帽子,喜欢说在什么背景下 ,我们要做什么事,未来我们的目标做什么事儿。“要少讲概念,多谈一些事实。”他建议我们多学习西方新闻的一些写法,从小、从细节出发,逐步挖掘新闻的内涵。
做了真正的记者之后,他发现这个社会对记者的要求不低。学生时代学过的那些知识被用上了。大学培养了他对文字的把握和逻辑性。他说刚工作的时候,领导会用“对文字的感觉很好”来表扬你写的东西。“最基本的一个问题是你怎么把一个故事讲清楚,再其次就是你怎么把一个故事讲生动。“他还特别强调新闻本真的重要,”新闻不同于故事,它还要求你实事求是。
另外,做记者要凸显自己的专业性,就要熟悉器材,软件。“这个是我觉得对自己很实际的一方面。”
在学校学习,鲁伟学会理论,学会了技能。理论和实践要结合。鲁伟大三开始实习,他去过报社,去过电视台,去支过教,还教过高中语文。这些经历汇聚在一起,不断的锻炼着他。“社会是你最终的检验场,你如果是块金子,什么地方是炼金的场所,就是社会。”他觉得大学实习非常重要,“实习可以发现一条你适合的路,比较好找到成功的钥匙的一条路。”
我是一名科学记者
开始工作的时候,鲁伟先进入的是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后来发现有相关媒体平台,他就想试试,“毕竟自己还是有一些新闻的想法,算是有一些理想吧。”就这样,他成了一名科学记者。
作为华师新闻系的毕业生,没有理工科背景,在自然科学领域,任何一个小的分支或者小的学科都会隔行如隔山。刚开始工作时,遇到很多难题,要学的东西很多。做气候报道就要去了解气候方面的知识,做转基因,做农业,就要去了解农业方面的一些东西,做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报道,还得去研究水生生物方面的一些知识,“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作为一名记者,不断学习是必备的功课。”
做一名科学记者,要把专家晦涩难懂的语言转换成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但在转换中会遇到很多没办法解释的东西。像碱基,基因,没办法跟老百姓解释,并不能举一个很通俗的比方告诉别人这是什么。而且“你讲的好还好,讲得不好别人就会批评你,特别是一些院士,一些专家就会说你曲解了我的原话。”
“科技新闻非常难写,别人说做好了科技新闻做什么报道都可以。”虽然难,但他还是一步步坚持走到今天。
本科毕业十年,硕士毕业七年,作为一位学长,鲁伟想对学弟学妹们说:“大学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把握好度。”他将大学生活比喻成拽在自己手中的风筝线“怎么样把这根线拽好,需要好好思考,拽得好风筝拉一拉还可以往上面飞,拽得不好,它就飞走了。”
舒辉波:学习与成长从未间断
华新在线讯(记者王晓婧)
“你看,你的头发比我都长。”
“他的头发一直都这么长。”
微卷的齐肩长发散发着文艺的气息,着实让他在众校友中脱颖而出。面对老同学之间的寒暄,舒辉波笑了笑,并无太多言语。
曾任武汉电视台少儿频道编导,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亚洲必赢国际437的副教授的96级校友舒辉波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界新势力。“我始终觉得,现在的孩子懂得许多,即便是我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学养与智慧,他们仍然能从我的文字里看到破绽。我不赞同有人认为,儿童文学是给孩子讲故事,是好糊弄的,是阿猫阿狗说人话,是男生女生搞笑轻松的校园生活”。正是他的谦逊,使他在儿童文学界脱颖而出。
大学毕业后的他同时被新华社武汉分社和武汉电视台聘用,喜爱文字工作的他最终还是选择留在电视台。“让拿话筒都很紧张的人慢慢学会怎么和人相处,怎么学会访问人,怎么来构思自己的片子。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在电视台工作的这几年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一档与武汉市市妇联合作的长达六年的节目。“因为中国妇联有一个活动叫春雷计划,是对家里比较贫困的女性儿童进行一些帮助,比如说因为生病或者因为灾难造成女性儿童在上学或是生活上困难的帮助。”最为一个采访人兼导演的他带着摄像走进贫困女童的家与学校并对他们提供了一些资助,在这六年中,他基本走遍了武汉市16个城区。虽然在采访中他能提供给女童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是他觉得长此以往并不能起到实际作用,他忧虑、担心并在此过程中患上偏头痛,每次做完节目需要一周才能平复自己的心情。对社会底层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他的写作。“我觉得我能更加了解他们的生活,写了些与他们经历相关的小说,比如即将翻拍成影视作品的《飞跃天使街》”
在电视台工作了14年的他虽然觉得以任教这种方式告别电视台有点遗憾,但是他更希望有机会可以系统的学习,将自己这几年的经历与读到的书做一个系统的整理并与同学分享,让同学们得到一些帮助。
在舒辉波看来,大学是没有围墙的。“像咱们学校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去做电视的话是很快可以上手的,但是要真正做好电视还需要深厚的文学素养,另外,你对音乐,舞蹈,绘画也要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大学学习,舒辉波还告诉了大家一个他的小秘密“我每晚睡觉前都要听讲座,我的MP3里下载了很多的讲座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等各种门类。” 在他看来新闻是一种术,而非学,这门技术容易掌握,但是最后能不能做好还要看人的素养,看你的梦有多大,到底要朝哪个方向飞。
杨文武:多东西要坚持才能看见成果
(华新在线讯 记者 王越)
02级老校友杨文武,是亚洲必赢国际437基金刚成立时的捐献第一人,在10月2日的校友会兼拍卖会上,又以4200元成交价拍下江作苏院长的一副书法作品。
毕业已12载,杨文武如今是武汉新航线传媒学校校长。他回忆起在华师的大学生活:“本科是文学系,硕士毕业于新闻系,那时候都没有成立新闻学院。”
作为中文系出家的新闻系硕士,他认为如今“新闻无学”的观点是大多数人对新闻行业的误解:“新闻不光需要实践,也需要学问。”他和他的同学们因为多了对文学的系统学习,在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不管是从事媒体工作还是其他领域的工作都有所获益。
在谈到当前新闻事业时,他深感新闻事业的大大发展:“大部分学校的新闻专业都是从文学院里独立出来,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设立了独立的新闻学院。”
对于华师亚洲必赢国际437不断改革,开设网络与新媒体这个新专业,杨文武非常赞同这种顺应时代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做法:“新闻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在现在的信息社会,不仅有传统媒体,还有新兴媒体,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社会中任何人任何单位其实都是一个媒介、一个窗口。找工作要介绍自己、推荐自己,推销要把产品推广出去——这些都是宣传,也是一种媒体运作。新闻专业学生不要拘泥于传统新闻媒体的记者、编辑等工作,新闻媒体运作的原理同样被社会上很多岗位所需要。”杨文武这样看越来越多新闻专业学生最后没有选择新闻相关工作的现象。
“我和我的同学们不管是在校,还是毕业之后,能取得这些成绩更多的是靠个人的毅力和坚持。”杨文武说:“多东西要坚持才能看见成果,像他们做企业,最开始都是困难重重,是坚持才有最后的收获。”
“要珍惜大学时光,多读书,一定要养成阅读的习惯。”杨文武想对亚洲必赢国际437的同学说,“今天在校友会上和老同学的交流,他们都感慨如果能有第二次机会,一定会多泡图书馆,看书的受益是一辈子的。”